做紡織面料的,怎么可以分不清這些紡織纖維呢?
發(fā)布時間:2020-03-23 00:00:00點擊數(shù):231
隨著人們對纖維制品服用性能要求的提高,國內外流行面料大量采用了以舒適性和環(huán)保性為主的Tencel、 Modal、Viloft、竹漿纖維、竹原纖維、大豆蛋白纖維、甲殼素纖維等。但目前市場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產品魚目混珠的現(xiàn)象,準確地認識和鑒別新型紡織纖維成為當今的重要課題。筆者對幾種新型紡織纖維的鑒別方法進行了試驗、分析和比較,提出了較為實用、簡單易行的系統(tǒng)鑒別方法。
燃燒鑒別法是利用各種纖維的化學組成不同,所產生的燃燒特征的差異來鑒別纖維的種類。其方法是取一小束(約重50一100 mg)纖維試樣著火燃燒,仔細觀察纖維燃燒特征和殘渣的形態(tài)、顏色、軟硬程度,同時嗅其產生煙霧的氣味等。幾種新型紡織纖維的燃燒特征見表1。燃燒法主要從三方面觀察、鑒別纖維:(1)纖維燃燒狀態(tài)的特征差異。如纖維接近火焰時不熔不縮與卷縮及熔融的區(qū)別;在火焰中纖維燃燒速度的快慢,離開火焰后有無延燒性。(2)纖維燃燒時產生的氣味。這主要取決于纖維的內部化學結構差異,比較容易區(qū)分的有纖維素纖維(燒紙味或燒草木灰味)、蛋白質纖維(燒毛發(fā)臭味)和合成纖維。(3)纖維燃燒后的殘渣形態(tài)差異。
-
一類是完全燃燒灰燼,其特征是松、軟、少、無規(guī)則形態(tài),顏色為灰黑色或灰白色,如纖維素纖維中的Tencel, Modal, Viloft、竹漿纖維、棉、粘膠、麻等;
-
另一類是未完全燃燒的殘渣,其特征為硬、脆、形狀規(guī)則,顏色為黑色,如蛋白質纖維中羊毛、蠶絲、牛奶蛋白纖維、大豆纖維、甲殼素纖維等;
-
第三類是熔融性的高聚凝固體,其特征是硬塊、硬球,顏色大部分為黑色、黑褐色、咖啡色、乳白色等,如合成纖維中的滌綸、維綸、錦綸、丙綸等。
燃燒法有其局限性,只適用于單一成分的纖維、紗線和織物的鑒別,不適用于復合纖維和化學改性纖維以及經過化學整理劑處理的纖維(如阻燃處理)。此外,由于人們對燃燒狀態(tài)及殘渣的色、味、形的感覺存在差異,周圍環(huán)境(如空氣流速大小,光線暗亮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對燃燒特征無明顯差異的纖維,就很難準確地鑒別出纖維的具體種類。顯微鏡觀察法是利用顯微鏡觀察各種纖維縱向、橫截面形態(tài),根據(jù)纖維的形態(tài)特征對照纖維的標準顯微鏡照片和標準資料鑒別纖維。幾種新型紡織纖維的縱橫向微細結構形態(tài)特征見表2和圖1~15.顯微鏡觀察法是廣泛應用的一種鑒別方法,能準確地鑒別出天然纖維的具體品種。燃燒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同種類纖維(如纖維素纖維、蛋白質纖維),其縱、橫向形態(tài)特征有較大差異,用顯微鏡觀察法鑒別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新型紡織纖維中Tencel、Modal、Viloft、竹漿纖維與棉、麻同屬于纖維素纖維,其燃燒特征、溶解性能相同,但其縱、橫向形態(tài)有明顯的區(qū)別和差異,可以先采用顯微鏡觀察法進行鑒別。但隨著化學纖維的迅速發(fā)展,各種異形纖維品種繁多,在利用顯微鏡對纖維進行初步鑒別后,還必須用其他方法加以確認。溶解法是根據(jù)各種纖維的化學組成不同,在不同的化學試劑中溶解性能的差異鑒別纖維。試驗時,可取少量纖維試樣放在試管中,注人某種試劑(試樣與試劑的比例為1:100),在某種條件下,觀察其溶解性能即溶解、迅速溶解、部分溶解或不溶解等。見表3。
溶解法是應用十分廣泛的方法,該方法操作較簡單,試劑準備容易,準確性高,且不受混紡、染色的影響。不僅用于紡織纖維的定性分析,而且還用于混紡產品的定量分析。但使用這種方法鑒別纖維時,必須注意纖維的溶解性能不僅與試劑的種類,還與試劑的濃度、溶解時的溫度、作用的時間等有關。要準確鑒別出纖維的種類,必須嚴格控制溶解條件。同時,從表3可以看出,一種試劑往往能溶解多種纖維,如果單獨用溶解法鑒別一種纖維,需用幾種不同試劑分別作溶解試驗。因些,一般情況下筆者建議溶解法用于顯微鏡觀察法和燃燒法初步鑒別后的驗證試驗結果。紡織纖維鑒別的方法很多,除上述三種鑒別方法外.還有熔點法、密度法、熒光法等?,F(xiàn)代測試手段,如紅外吸收光譜法和X射線衍射法等都是研究纖維內部結構的方法,由于各種纖維內部結構具有不同特征,因而也可用來鑒別纖維。但這些方法要求有一定的儀器設備和分析技術,在一般實際生產中很少采用。
紡織纖維的定性鑒別是一項細致而復雜的工作,而每種鑒別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范圍。在實際鑒別時一般不能使用單一方法,而須將幾種方法進行合理的選擇、適當?shù)慕M合、正確地運用并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結論。通過上述三種鑒別方法對幾種新型紡織纖維進行的試驗論證、比較分析,建立了一種簡便、直觀、快速、準確且容易操作的系統(tǒng)鑒別方法。
(1)首先選擇簡單易行的燃燒法,將纖維分為三類,即纖維素纖維、蛋白質纖維、合成纖維。(2)在纖維素纖維中,通過觀察纖維縱向形態(tài),有天然轉曲的是棉;有橫節(jié)豎紋的有3種纖維,即竺麻、竹原纖維、亞麻,其中截面是多角形,中腔小的屬亞麻;腰圓形有中腔及裂紋,截面較粗且粗細不均勻的是苧麻;腰圓形有中腔及裂紋,且裂紋深而密的,粗細較均勻的是竹原纖維。(3)在Tencel、Modal、Viloft、竹漿纖維中,Viloft的截面有獨特的墻垛形狀和較淺的鋸齒,縱向有連續(xù)、多條縱向細紋溝槽,容易從其中鑒別出;竹漿纖維截面雖有類似于粘膠纖維的鋸齒形狀,但沒有明顯的皮芯層結構(區(qū)別于粘膠),且鋸齒形狀也不及粘膠纖維明顯;Tencel、Modal纖維的截面形態(tài)相似,但在顯微鏡下Modal纖維的截面接近于圓形或腰圓形,有皮芯層,皮芯層有黑點,皮層較厚,仔細觀察,縱向表面有1或2根溝槽,Tencel纖維的截面是較規(guī)則的圓形,皮層薄,縱向表面光滑、較細且精細一致.纖維順直。(4)在蛋白質纖維中,甲殼素纖維燃燒時,既有纖維素纖維不熔不縮、迅速燃燒的特征,又有蛋白質纖維毛發(fā)腥臭味,且在88%甲酸溶液中煮沸能溶解;牛奶纖維縱向無鱗片(區(qū)別于羊毛),橫截面接近圓形(區(qū)別于蠶絲),燃燒時有蛋白質氣味(區(qū)別于棉、麻、化學纖維等非蛋白質纖維),并可用2.5% NaOH溶解30 min,纖維溶脹成凍膠狀來進一步確認;大豆纖維截面呈不規(guī)則扁平狀啞鈴形或近似于腰圓形,并有海島結構及細微孔隙.縱向有很明顯的、不規(guī)則的溝槽和扁平海島狀的凹凸特征,用88%甲酸常溫下出現(xiàn)膨脹現(xiàn)象即可確認。
關鍵詞:紡織面料|纖維|中國大朗紡織網